73岁的刘老伯在家遭遇了一次电话诈骗。一开始他也信以为真,所幸在通话过程中,刘老伯识破了对方的骗术。为了能够搜集更多的线索,老人在识破骗术后并未急着挂断电话,而是跟着对方的思路,将计就计,与对方聊了足足五个多小时。挂下电话后,刘老伯立即报警,并将5个多小时的通话录音整理成一份十多页纸的“诈骗脚本”,寄给警方,希望能对破案有所帮助。
“这些套路我见过”老人识破诈骗伎俩
当天中午,刘老伯正准备吃午饭,电话铃声响了。对方自称是苏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的民警,叫林燕。林燕报出了刘老伯的全名,并要求他立即到苏州市公安局找她配合调查。
刘老伯心想,配合警方调查是应该的,就答应下午去。没想到,不一会林燕又打电话来催了,并要求刘老伯带好替换衣服,到公安局后48小时不能离开,还说刘老伯与一件特大金融诈骗案有关,并掌握了相关犯罪证据。这下刘老伯蒙了,说自己身体不好,48小时肯定不行。此时,林燕话锋一转说:看你年纪那么大,关进“拘留所估计不行,我来和领导申请下,看看能不能保外就医吧。”
一分钟不到,电话又响起。林燕说,领导照顾老人,特批先不用到公安局,先进行电话录音询问。林燕反复强调:录音期间不能有人打扰,要找个没人的房间,关好窗户。她还不让刘老伯将此事告诉小辈。
听到这里,刘老伯意识到这很可能是诈骗。刘老伯说:这些套路和平时宣“传的典型诈骗案例一模一样。先用案件、拘留来吓唬我,再封闭孤立我,不让我和别人联系。最后肯定是要骗钱。”
将计就计 通话5小时试图套出线索助破案
意识到是诈骗后,刘老伯并没有立即挂断电话。“他们肯定骗了不少人,而且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,这样的骗术很管用,我自己一开始也信了。”刘老伯说,当时想再跟他们聊下去,争取能掌握一些有价值的线索,提供给公安机关,以便将他们一网打尽。
在之后的聊天中,刘、周、陈、蔡四名自称公安的人一一冒了出来。每个人在一开始都强调所谓的保密要求。他们反复问刘老伯认不认识一个叫某某某的嫌疑人,身份证有没有丢过,有没有一张某银行的银行卡。每当得到否定的答复后,对方就开始骂刘老伯不老实,并加以各种恐吓、威胁。而此时,总有下一个人出来打圆场,并重复上述的问题。
这样的车轮战延续了五个多小时,此时的刘老伯已经口干舌燥,实在吃不消了,谎称自己儿子要下班回家了。对方果然终止了谈话,并要求刘老伯不能将此事外传,等第二天家里没人了再联系。
刘老伯说,当天下午的电话几乎一刻不停地打了5个多小时,自己一直处在孤立隔绝的环境中,时刻被诱导、恐吓,精神高度紧张。如果不是已经意识到这是诈骗,那么自己很可能着了他们的道,被骗得倾家荡产。
因此,在挂了电话后,刘老伯立即拨打110报警,并到派出所备案。事后,刘老伯将通话录音整理成了十多页的书面记录,寄给公安机关,希望能对破案有帮助。
诈骗案件捷报频传 关键还是在宣传预防
刘老伯能够及时识破骗局,得益于频繁的反诈骗宣传。
据苏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负责人介绍,当前,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多,办案成本高、周期长,加之挽回损失难度较大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、满意度。为此,我市警方不断加强打击和防范力度,全力保卫市民的财产安全。
据统计,2018年以来,我市刑侦部门累计抓获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398.4%,摧毁十人以上诈骗团伙39个;各地打击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捷报频传,先后出击宁夏、河南、黑龙江等地,捣毁多个诈骗团伙,斩断多条犯罪链条。
在止付挽损方面,警方牢固树立“群众利益高于一切”的理念,与驻点银行、远程合作银行、第三方支付机构充分合作,进一步缩短响应时间差,切实提高止付成功率、及时率。自警方成立反诈中心以来,截至今年7月31日,累计止付16203个涉案账户,止付涉案资金22935万元。今年以来,全市警方共完成381个冻结账户的返还申请材料,成功返还2730万余元群众受骗资金,冻结资金返还数全省第一。
“虽然我们的工作卓有成效,但通讯网络诈骗的手法不断变化翻新,反诈骗工作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。”反诈中心负责人说,针对诈骗,预防是关键。因此,加强宣传尤为重要。为此,公安部门针对刷单诈骗、购物诈骗、信用卡及贷款类诈骗、冒充客服或快递退款诈骗、交友诈骗、冒充公检法等政府机关诈骗、冒充老板或客户诈骗、网络投资诈骗等八类重点诈骗手段以及学生群体、离退休群体、外来务工群体、财务出纳群体、已被诈骗人员等“五类重点人群”开展重点宣传工作,希望从源头上直接压降通讯网络诈骗案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