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日下午,由《姑苏晚报》与安利共同主办的“来自极地的声音”公益公开课在凤凰书城开讲,极地专家、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原党委书记、副主任魏文良向苏州近200名孩子及家长讲述有关遥远南极的那些事,一个多小时诙谐幽默、活灵活现的讲述,一次次被雷鸣般的掌声打断。
冰天雪地之外
南极还有什么
最近,承载着国家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关注,还有几代人极地梦想的“雪龙2”号正式下水,搭载高科技技术的它投入使用后将极大拓展我国极地考察能力,对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,这让魏文良此次做客苏州更引人关注。
当天下午1点,不少苏报新蕾小记者和通过“姑苏晚报官方微信”报名的孩子和家长们提早一小时来到现场静候讲演。“南极有企鹅,长年被冰雪覆盖。”小学生卿卿拿出作文本,写下了她对南极的大致印象。她说,动画电影中常常出现的企鹅及它们生活的地方,让她充满好奇,她要边听边记,深入感知那个神秘的地方。
得知这场极富意义的公益讲座,曾先后30多次前往南极旅游,创中国南极游次数之最的旅游达人吕才辉特地从深圳远道而来,他首先为大家揭开了南极的概貌。企鹅最多的不在南极大陆上,而在南极海岛上;南极的冰无比洁净,去那旅游极少会感冒,因为那里几乎没有病菌;南极的冰盖厚达2000米,全球百分之九十的冰在南极;南极有炫目的极光和火山……孩子们认真聆听,家长们连说,知识点超多,对南极的印象逐渐清晰起来。
南极科考科学家
无私奉献无怨无悔
作为极地专家,魏文良30多岁就进入极地,先后十二次作为船长或担任考察队临时党委书记、领队,带队远征南北极,现年68岁的他,仍在为极地事业默默奉献,他说,今年10月份将第十三次远征南极,为了巴西科考站而去,呆上半年,一直到明年4月完工交付才能回国。
南极并不是只有憨态可掬好客的企鹅,魏文良说,那里的生存环境相当脆弱,冬天最低温度达零下89摄氏度。有一位科学家,牙齿有些不齐、漏风,没办法,只能把一口牙全换成假牙再进南极科考。徒步科考时,一不留心,就会遇到冰裂隙。有一次,科考队的一位博士生掉下去不见了,队员们四处搜寻,终于发现了他,想尽办法总算搭救成功,但这样的危险时时潜伏,从事科考事业的科学家们就这样无怨无悔为科考事业奉献全部。他感谢资助极地考察16年的安利公司,在严苛的自然条件下,安利好用又环保的产品在科考队中发挥了很大作用。
南极,是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。魏文良说,在南极建造科考站,最难的就是要符合相关国际公约零污染、零排放的要求,不能给南极留下任何一点垃圾。他此次去建巴西科考站任务重时间紧,南极恶劣的环境和仅4个月的施工窗口,建设近5000平方米的科考站,光是功能性的集装箱模块就有226个。每一个部件、每一个螺丝、每一条打了胶的缝,基本上“钟表级”精准度设计让科考站最终从图纸变为现实,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实力。
鼓励孩子们学好本领
为极地科学事业献力
“我30多岁那年,看着五星红旗在南极上空冉冉升起,无比骄傲。”魏老说,南极是生物研究、物理研究、地理研究多个学科研究的天然实验室,待科学技术更昌明时,南极是留给子孙后代的重要财富。
生动演讲结束后,七位孩子将绘有南极风貌的画作交到魏文良手中,魏老也将亲笔签名的书籍《日不落的南极》送给孩子们。“中国作为极地考察的迟来者,用30多年赶超了国外100年的水平,这是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。”他鼓励现场孩子们努力学好本领,将来有机缘能为这份伟大的事业献力。